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扫黄打非 >

滁州市:注重“五合” 扎实推进 “扫黄打非”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2019-09-25 09:45  来源: 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  作者: 网站编辑  阅读人次:

【字体:】   打印



       今年以来,滁州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全国、全省“扫黄打非”工作会议精神,善于借用平台、主动融入,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在组织领导、工作推进、队伍建设、运行保障、落地见效等方面的优势,不断巩固深化“扫黄打非”进基层成果,扎实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在“融合、结合、整合、联合、聚合”上下功夫、做探索,取得明显实效。
       组织领导注重融合。在“扫黄打非”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工作中,坚持“一把手”工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主要负责同志亲自研究过问,“扫黄打非”领导小组组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负责同志具体谋划部署,“扫黄打非”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工作力量不断融合,形成了党委统一组织领导、宣传文明统筹推动、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在工作内容、基层队伍、运行保障、考核监督等方面,实现了统一部署、统筹推进,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有力推动了“扫黄打非”基层站点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
       工作推进注重结合。将“扫黄打非”基层站点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年度工作计划和重要内容。在培育践行主流价值结合上,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讲堂,进行志愿者培训和“扫黄打非”工作知识普及。利用“群众点单”与“中心配菜”相结合的项目平台,群众在生活中发现有疑似非法出版物、非法网络信息或未成年人上网等情况,可以通过该平台直接“点单”,“扫黄打非”相关工作部门将及时解决。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积极组织三级志愿服务队伍到“扫黄打非”示范点和教育基地参观学习,了解“扫黄打非”工作知识;在丰富活跃文化生活结合上,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六大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将“护苗”、“净网”等“扫黄打非”专项行动结合起来,设计实施一批“扫黄打非”志愿服务项目。如在滁州市2019年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发布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中,开展“扫黄打非”节目创作,组织群众自编自演“扫黄打非”文艺节目,让群众在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获得精神滋养,增强精神力量;在移风易俗引领风尚结合上,依托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协会等群众组织,加强无神论和反邪教宣传教育,引导群众自觉抵制宗教非法出版物和腐朽落后文化侵蚀。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宣传栏、网络媒体等宣传平台,及时发布专项行动开展、重大案件查处和“扫黄打非”信息动态,定期展示“扫黄打非”工作成果,生动形象地宣传“扫黄打非”工作重要性,鼓励群众积极拨打举报电话,形成全社会良好氛围。
       队伍建设注重整合。加强“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队伍建设,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扫黄打非”志愿服务分队,与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同调度、同管理。同时,将“扫黄打非”工作人员、执法人员等专职工作力量整合到新时代文明实践“扫黄打非”志愿服务队伍中,加强人员培训和专业指导,构建点面结合、专兼融合的队伍体系,实现队伍建设“一岗双责”。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各地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扫黄打非”志愿服务队伍1626支。如来安县 “扫黄打非”小天使志愿行动,全县约3万名中小学生踊跃注册成为志愿者,占全县在校学生总数90%以上。开展“扫黄打非”知识宣讲和业务培训,重点抓好“五老”(老干部、老专家、老文体工作者、老教师、老模范)、“五青”(青年学者、青年文体工作者、青年创业者、青年教师、青年学生)和当地文艺骨干、文化能人、新老乡贤的培训,通过举办新时代文明实践讲堂活动,理论专家传政策、专业人员授知识、身边好人讲故事,通过多种形式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扫黄打非”政策知识广泛传播,真正使“扫黄打非”工作队伍有效发挥信息员、协管员、宣传员和监督员的作用,“扫黄打非”志愿服务工作扎实开展、有力有效。
       运行保障注重联合。将“扫黄打非”基层站点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将“扫黄打非”基层站点开展宣传、培训等活动经费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经费保障;充分利用县、镇(街道)、村(社区)分层建立的文明实践服务平台,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讲堂、新时代党建联盟大讲堂等,分级分类制定服务“菜单”,开展志愿者培训和“扫黄打非”知识普及,不断推动“扫黄打非”志愿服务精准化。加强“扫黄打非”基层站点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的联合运行,实现资源共享共用,着力破解人员、场地不足等难题。如天长市“扫黄打非”工作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立的“群众点单”与“中心配菜”相结合的项目选定平台,让文化执法大队成为文明实践点和法治文明的服务平台。同时,依托“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成立“扫黄打非”基金会,用于“扫黄打非”举报奖励、为留守儿童购买正版书籍等。
       落地见效注重聚合。围绕创新开展“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制定《滁州市“扫黄打非”基层示范点建设管理(暂行)办法》《滁州市关于将“扫黄打非”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等多个指导性文件,明确将“扫黄打非”基层站点建设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加强基层意识形态工作重要举措,作为基层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推动把“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成效纳入县域经济效能考核,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考核,纳入文明县(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的重要内容,聚合推动各地扎实有效地开展“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在全面融入和坚持问题导向的基础上,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各地坚持每年打造不少于1个“扫黄打非”基层示范点。截止目前,全市共建成国家级、省级示范点5个,市级示范点20个。其中全省仅有的2个全国示范点标兵均在我市,“扫黄打非”工作真正做到接地气、聚人气,有力有效维护了全市意识形态和文化安全。
 

  热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