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社科理论 >

理论唯有常新才能常青

2018-06-10 22:58  来源: 光明日报,2018年6月8日  作者: 网站编辑  阅读人次:

【字体:】   打印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强调,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我党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规律,再次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的理论品格,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待科学理论的科学态度。只要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断超越自己,在开放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己,就一定能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开辟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

  马克思、恩格斯是当之无愧的理论创新意识最强烈、理论创新的能力最突出、理论创新活力最充沛的革命先驱。

  马克思一开始就反对“教条式地预料未来”,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绝不提供可以适用于各个历史时代的药方或公式。相反,只是在人们着手考察和整理资料——不管是有关过去时代的还是有关当代的资料——的时候,在实际阐述资料的时候,困难才开始出现。这些困难的排除受到种种前提的制约,这些前提在这里是根本不可能提供出来的,而只能从对每个时代的个人的现实生活过程和活动的研究中产生”。

  始终着眼于“眼前的历史运动”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资料显示,在《共产党宣言》发表24年后的1872年,马克思、恩格斯在为《宣言》第六版德文版作序时又进一步指出,他们在《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随时随地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由于实践和形势的发展,《宣言》中的一些观点、一些论述“是不完全的”,有的“已经过时了”;如果可以重写,“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写法”。

  马克思对理论应该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有着极为清醒的认识。马克思说:“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恩格斯也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恩格斯还指出,我们的理论“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

  最让人感动的是,他们还希望后来人不断发展他们创立的学说。正如恩格斯所说,“将来会纠正我们的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有可能经常以极为轻视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

  吐故才能纳新,理论的新陈代谢是保持理论活力的基本条件。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我们认识真理、进行理论创新就永无止境。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之所以能够相继实现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之所以能够胜利完成各种艰巨任务、成功克服各种重大挑战、不断创造各种亮丽业绩,根本在于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前提下,不断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新时代正在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我们面临的形势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能力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虽然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实践取得巨大成功,但马克思主义“失灵论”“终结论”“过时论”的声音仍不绝于耳。要在与资本主义制度的较量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我们就必须与时俱进地进行理论创新,以理论创新引领实践创新,以实践成果优势凸显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天天见”“天天新”“天天深”,也需要我们在持续学习、大力宣传、全面贯彻的基础上,继续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向前发展。

    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必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只有跟上时代脚步、超越时代局限性,才能获得永恒的意义,理论创新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理论创新具有实践性、继承性、扬弃性、探索性等显著特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实现机制必须将真理的精神贯穿始终,用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认识论与方法论,不断作出新概括、创造新范畴、提出新思想、归纳新结论。

  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理论创新只有在现实中找问题,实践中求答案,发展中寻规律,才有现实的“骨感”、时代的“质感”、活力的“动感”。要注重“文本解读”与“时代解读”的紧密结合,加强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问题、新矛盾、新挑战开展新研究,努力拉直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问号、切实满足广大干部群众的理论诉求。

  专业理论工作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战斗部队”,要放宽视野选人才、放开手脚育人才、放活空间用人才,造就一大批领军型人才、培养一大批复合型人才、培养一大批专业型人才,引导他们既站上理论研究的前沿,又深入火热的生活实践,既注重理论观点与理论体系的创新建构,又注重领袖智慧与群众智慧的总结提炼,成为堪当大用的创新型红色理论家。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的最好纪念。要鼓励大胆探索,开展平等、健康、活泼和充分说理的学术争鸣,活跃学术空气,营造有利于理论创新的社会环境,激发理论创新的内在动力。同时,也要高度警惕以发展马克思主义为由,脱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搞跑偏的“创新”,努力消除“不是去公开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而是假装承认它,却用诡辩来阉割它的内容”现象。

    (作者:周湘智,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热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