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宣教/思政 >

基层共产党员风采——编外后勤兵

2015-09-10 13:26  来源: 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  作者: 网站编辑  阅读人次:

【字体:】   打印



编外后勤兵

——记市军供站大柳供应点业务员 付恩丽

不足50平方米的斗室,物什简陋。除了两张小条桌、一台锈迹斑斑的老式吊扇,空间主体就是些许陈列的粮油。

这酷似电影镜头的场景,悄然“消逝”了付恩丽的青春,更成就了她近20年的送粮生涯。

18岁那年,付恩丽孤身来到这里,开始了人生编程。当时,这里还叫大柳粮站。直到1999年,才改称市军供站大柳野外驻训保障供应点。

大柳,是滁州西北一个小镇,也是部队驻地。付恩丽俨然一名编外后勤兵,坚持为部队送粮。

部队驻地不集中,每两个伙食单位相距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每天,付恩丽按照部队需求,将军粮及时送进军营。外训部队驻训时,供应点增加到十几个,时间不再属于她。一个电话,她便火速赶往,配送到位。

部队驻地大多数在山里,汽车进不去。付恩丽就用三轮车一个单位一个单位送。三轮车进不去,她就一包一包扛。雨雪冰雾,泥水草地,成了她的“家常便饭”。

2010年9月的一日,天降大雨。下午3点,付恩丽突然接到临时外训的一个连队电话。由于任务紧急,部队来时没带粮,急等大米做饭。

付恩丽二话没说,迅速找到一辆三轮车,用雨布将粮食盖好,蹒跚地向磨盘山开去。连队炊事班战士推定,大雨如注,雨中送粮,希望渺茫。傍晚时分,一处黑点在风雨中缓慢靠近。不一会儿,“图像”清晰,竟然是付恩丽送军粮来了。战士们顿时惊讶地欢呼起来。

在这种情形送粮,付恩丽时有遇到,但从未出现断供、缺供。部队收到的不仅是粮食,更有感动。南空靶场送来锦旗,“军民同心,保障有力”!她的事迹被改编为情景剧——“军供的脊梁”,在2013年滁州市双拥晚会上演出。付恩丽也作为故事原型登上滁州大剧院舞台。

市军粮供应站有一支女子收购队。近几年,都是前往离家百十公里的农村驻点收购。每当收购点人手缺乏的时候,只要一声召唤,付恩丽便从容上阵。站里开展“放心粮油”进军营、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进厂矿、进餐饮企业活动。付恩丽勇当先锋,一个人将此项活动在大柳镇开展的有声有色。

对付恩丽热情的服务、和善的为人、灿烂的微笑、无私的付出,不论是驻地官兵,还是当地百姓,无不交口称赞。百姓称她为“粮站美女”,战士叫她“大柳张曼玉”。这道靓丽的风景,已定格在方圆113.7平方公里的大柳。

其实,她的心灵更美。

由于部队大多在山里,每次送粮后,付恩丽也成了战士们购买日常生活用品的“采购员”。外训部队来大柳,付恩丽便第一时间走访部队,了解所需,保障供应。

2011年7月,天气炎热。磨盘山管理处外训部队人员增多。管理处水井只能保证官兵们饮用,可生活用水就成了难题。这时,他们想到了付恩丽。付恩丽接到求援后,积极争取,每天从粮站大水井里抽水10吨,无偿保障部队,直到一个多月后外训结束。

大柳偏离市区,劳力外出打工较多,留守妇女儿童业余文化生活缺乏。付恩丽决定把大家组织起来,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于是,她就在大柳粮站院内,自荐担任舞蹈教练,组织留守妇女跳健身舞。每当华灯初上,院内灯光闪烁,乐声飘扬,多达百十位妇女翩翩起舞。留守妇女们身体得到锻炼,生活更加充实,打牌消遣的少了。

20多年党龄的付恩丽扎根基层,多次放弃了进城机会。她说,“我这辈子有粮缘,更有军情。”话虽轻描淡写,却意味深长。

付恩丽已成为新一代军粮人的典型。2012至2014年,付恩丽连续3年被市军粮供应站评为先进个人;2013年被市粮食局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4年被市直工委评为“服务之星”,2015年被评为“滁州市好公民”。

滁州日报 2015年6月28日 戴有胜 陈颖

  热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