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信息简报 >

天长市:用好黄金一刻钟 传播党的好声音

2023-05-24 08:29  来源: 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  作者: 网站编辑  阅读人次:

【字体:】   打印



        天长市深入开展“推进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专题调研,挖掘“一刻钟宣讲”志愿服务项目,独具创新、亮点纷呈,通过将群众“零星时间”变成“黄金时间”、将“大道理”变成“小故事”、将“大水漫灌”变成“沁润心田”,在润物细无声中增强了广大群众对用好富民政策创造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心。
        聚焦“群众所需”,搭建接地气的宣讲平台多元化选优队伍。坚持以懂理论、懂群众、会宣讲为标准,在党员干部中遴选一批、在专业技术人才中挑选一批、在乡贤能人中优选一批、在社会组织中筛选一批,先后组建了千秋红“五老”、向日葵“五青”、新农人“百姓”等7支宣讲团队,近100支骨干队伍,4000余名志愿者。精准化锁定场所。依托“书记课堂”“乡音课堂”“特色课堂”探索形成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解身边难的局面,在全市219个各级各类讲堂、36个日间照料中心、1231个网格实践点等场所推行开展课间、饭前、晨会、网格、新媒体“一刻钟宣讲”。将抗大八分校纪念馆、音乐家何仿纪念馆等文化地标以及志愿服务广场、村史馆等30多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串珠成链,以阵地意识打造宣讲矩阵,把鲜活的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屋场院子、湖区船头。项目化培树典型。项目实施以来,涌现出“中国好人”李宏祥、抗日老战士李元忠、高维田等典范宣讲员,衍生出“巾帼心向党、奋斗新征程”“童心向党”等优秀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项目,其中,“青听兵语”荣获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第六届安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等10余项荣誉。
        围绕“线上线下”,打造聚人气的传播矩阵变讲台为舞台。依托每月“千秋公益集市”,“一小时巡演”等形式,采用艺术化宣讲方式,将历史故事与移风易俗、党性教育融为一体,演出节目在“一小时节目库”中选取,全市174个村(社区)累计开展“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等艺术化宣讲近1500场次,用红色文化、历史典故、生活小事传递了家国情怀。变说教为对话。与市融媒体中心共建平台,以新媒体为传播平台,以微视频为创新手段,组织制作“星火燎原耀天长”系列宣讲视频。组织功勋老战士走进融媒体直播间,吸引全国30多万网民在线收听收看。邀请全国优秀少先队员陶思琪为“小小红色讲解员”精心制作了题为“罗炳辉将军在天长”的系列微宣讲节目,利用App直播、新媒体推送等方式,浏览人数达15万人次以上。变深奥为生动。面向老年人群体,在日间照料中心开展“饭前一刻钟宣讲”;面向未成年人群体,在学校开展“课间一刻钟宣讲”;面向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员工群体开展“晨会一刻钟宣讲”;面向普通群众,开展“网格一刻钟宣讲”;面向青年群体,利用短视频等开展“新媒体宣讲”。累计开展分类“一刻钟宣讲”达3800余次。
        突出“乡土特色”,形成扬正气的宣讲效果把“大道理”化为“小故事”。以实施《时代新语》百场论坛、孝文化百人宣讲、文明家风百家传承的“三百工程”为载体,组织编印《家风乡贤故事》等乡土宣讲教材,包含思想理论、移风易俗、垃圾分类、身边故事等内容。编创黄梅戏《初心》、快板《颂党恩》,将党的创新理论、移风易俗理念融入百姓生活,让群众坐得住、听得懂、听得进。把“普通话”变成“地方言”。通过大鼓说唱、打快板、戏曲说唱等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组织开展“举旗帜 送理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系列微宣讲比赛,赛后分期推出获奖参赛视频,浏览人数达6万余人次。组织开展“青年书记说”,采取“一百名有志青年、一分钟宣讲视频、主旋律+”的形式,用理论微宣讲传递新思想,。把“乡土声”转换“最强音”。现已开展“一刻钟宣讲”5300多场次,参与志愿者近6000人次,志愿服务总时长1300小时以上,受益群众超过40万人次,群众满意度高达98.4%。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省市媒体报道220余篇。2021年,《一刻钟宣讲》作为典型案例入编中央文明办出版发行的《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方法100例》,央视《新闻联播》栏目曾做报道。             
 (天长市委宣传部)

  热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