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专题宣传 > 看变化说创建 >

死胡同“变活”记——滁城紫南社区东方巷从“灰头土脸”到“颜面沁人”

2018-10-31 16:28  来源: 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  作者: 网站编辑  阅读人次:

【字体:】   打印



修建后的东方巷的文化墙。 记者计成军摄
   状如创可贴、长不足300米的东方巷,一支烟就能走到头,因脏乱差素来“为人不齿”,是个令人蹙眉、“于心不忍”的角落。
   而连日来,它却映入眼帘,成为市民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从“灰头土脸”的“伤心地”,蜕变为“颜面沁人”的乐园,这个极大落差自有它的道理。
   在南谯区龙蟠社管中心紫南社区,东方巷夹在学校居民组和盛世华庭小区之间。地虽弹丸,但战略地位不容小觑,为周边居民必由之路。
   作为学校居民组组长的陈子贵,对这里发生的一切了然于胸。 4年前,陈子贵民选为组长。“必须让群众找到归属感和获得感,才能得到拥护和支持!从群众身边迫切的民生工程入手,是当务之急。”信誓旦旦后,他对组里现状进行梳理,和紫南社区一起挂图作战,逐步攻坚。颇受非议的东方巷,首当其冲。
   一条又臭又长的污水沟,被潜伏到地下,覆盖着平整的水泥路面。丛生的杂草,成堆的垃圾,私设的菜地,全部清理。东侧的围墙,“手绘”了55幅宣传画。前不久,又对墙体加固提升到2.6米。墙面采用真石漆外墙涂料和徽派灰瓦飞檐。重新确立的中华传统文化(新二十四孝)宣传主题,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市民公约、滁州文明16条、居民公约,有序分布在29个不同区域。
   下水、路面、墙体、照明、公厕、管线“文章”之余,绿化更是必不可少。在巷道西边,10来个绿化池可谓画龙点睛之笔。红叶石楠,桂花树,芭蕉,月季,品种各异的花树绿植灿烂其里,甚为养眼。除此,这里的保洁值得一提。
   “上世纪80年代,这里还是土路,后垫了沙子,也不成体统。居民乱倒垃圾,随意泼水,甚至见缝插针在路边种粮食、栽蔬菜。一下雨,污水沟堵满,四处淌。行人简直无法通过。”这一幕幕,老周记忆犹新。“眼下,路好了,沟没了,有了绿化、车位、公厕,彻头彻尾让人住得舒心”,言语间,满满的幸福感。
   【记者手记】城里的人,一直希望衣食住行、工学玩乐百分满意。这意味着,城区不仅要有靓丽的“面子”,更要有丰富的“里子”。多年来,市委、市政府为此不遗余力,处处为百姓着想。当前风生水起的创城行动,目的就是提升城市品位,让群众“乐不思蜀”,宜居宜业。
   其实,东方巷只是一条平常的背街小巷,但却涉及到群众的切身之利。殊不知,做成的一件件“芝麻”小事,累积起来就形成强大无朋的向心力,汇聚市委、市政府坚忍不拔的凝聚力,衍生为地方长足发展的推动力。
   一条路,就是“一条心”,一路温暖。这一路,有市委、市政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相伴,群众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无比的温暖。

  热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