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蔚然时评 >

滁州市委书记张祥安“三问”聚焦攻坚克难谋发展

2019-12-04 16:18  来源: 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  作者: 网站编辑  阅读人次:

【字体:】   打印



    11月19日,滁州市委书记张祥安深入琅琊区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有关情况汇报,对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提出明确要求。张祥安强调,要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针对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再找一找差距、找一找症结、找一找出路,尤其要在思想上找差距、在思路上找途径,并在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中,对照“三问”检视查找思想根源上的症结,即:问一问面对发展压力,紧迫感怎么样?问一问面对发展难题,思想解放怎么样?问一问面对发展重任,“钉钉子”精神怎么样?这“三问”,是对全市各级提出的要求。各地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按照市委要求,结合主题教育,立足本地本单位实际和工作职责,做好“三问”自我检视和整改落实,切实从思想深处找差距、找症结、找出路,不断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解放思想、攻坚克难,以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奋力开创现代化新滁州建设崭新局面。

    “三问”之一:面对发展压力,紧迫感怎么样?

    要在认清形势中增强发展紧迫感。这几年,虽然经过全市上下的苦干实干,滁州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经济指标站稳了全省第一方阵,部分指标冲进了全省前三,去年省委综合考核和省政府目标绩效考核历史性取得“双第一”的好成绩,得到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但也要清醒看到,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复杂,影响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还不少,特别是面对市第六次党代会确定的冲刺总量全省第三的目标,面对省委、省政府的期望和人民群众的关切,滁州市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有很多短板要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远没有到“歇歇脚、喘口气”的时候,也丝毫没有骄傲自满、沾沾自喜的资格。面对这种形势,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都要问一问,在发展面前,自己干得怎么样?横向比比、纵向比比,下一步要做什么,怎么做?都要问一问,在主题教育中,发展差距找到了没有?思路理清了没有?方向明确了没有?等等。主要领导、班子成员和所有党员干部、公职人员都要有紧迫感,把责任扛起来、把压力传导下去,聚焦目标、紧盯任务,进一步激励全市上下以克难奋进的韧劲,把滁州各项工作推向新的水平。

    要在对标先进中增强发展紧迫感。自己跟自己比,跟过去比,滁州市的各项工作都有了长足进步。但也要清醒看到,周边地区你追我赶,省内各市竞相发展,都在奔跑的路上。每个地方、每个单位都要自觉把各项工作放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比一比,排在前面的,要继续巩固好,落在后面的,要树立雄心壮志,扬长补短,不断缩小差距。只有每名干部、每个地方都尽责了,每项工作都进位了,全市整体工作才能更进一步。决不能夜郎自大,自我感觉良好,小成即安,小进即满,更不能自甘落后,不以为耻,心安理得,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面对这种态势,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都要问一问,自己的工作在全市全省处于什么位置?都要问一问,自己是不是年年都在进位?排在后面了怎么办?都要问一问,自己落后的症结找到了没有?等等。要制定一个奋进计划、赶超计划,每项工作都要朝着全省前三的目标努力,积极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只为发展找出路,不为落后找理由,进一步勉励全市上下以奋发有为的干劲,努力为滁州发展多作贡献。

    要在抢抓机遇中增强发展紧迫感。当前,滁州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之一,特别是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长三角一体化、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淮河生态经济带和南京、合肥两大都市圈等多重战略机遇叠加,实现加快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但也要清醒看到,这些区域发展战略的政策机遇不是独我一家,而是人人均享。现在,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已经摆在我们面前、交到我们手中,机遇稍纵即逝,如果抓不住,就会错失良机,错过一轮发展;如果视而不见、不主动作为,就是失职失责,影响发展大局。现在一些地方,强调自己缺资金、缺空间、缺人才,这些机遇抓住了,自然迎刃而解,只要几个大项目一上,资源要素都跟进来了,“三年河东就会变成河西”。面对这种趋势,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都要问一问,自己有没有强烈的机遇意识,有没有练就过硬的本领?都要问一问,在机遇面前,谋划了哪些工作、哪些项目,落实了没有?手里有没有大项目,没有的怎么办?都要问一问,发展空间要素紧缺,从哪里找?自己敢于担当了没有,尽心尽力尽责了没有,等等。一个干部在一个地方主政、在一个单位工作,干了几年,总要干成一些事情,做出一些成绩,决不能干了几年,山河依旧。能不能抓住这些机遇,干出一番事业,这考验的是责任担当、是智慧能力。要厚植已有优势、激活潜在优势,进一步鼓励全市上下以只争朝夕的拼劲,借助机遇的东风,努力闯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紧迫形势逼人,竞争态势催人,大好趋势不等人。在压力和责任面前,我们必须以“坐不住”的责任感、“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一步一个脚印地干,一场硬仗接着一场硬仗地打,确保早日实现总量冲刺全省第三的奋斗目标,努力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三问”之二:面对发展难题,思想解放怎么样?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滁州之所以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一条重要经验就是解放思想、敢闯敢试,这是根植于滁州人民、滁州干部骨髓之中的优良基因,必须持续发扬、大力弘扬。

    解放思想,就要力戒因循守旧,敢于打破条条框框。张祥安强调,思想不解放就会出现小手小脚,不敢越雷池一步。当前形势瞬息万变,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面对发展困难,惯性思维、经验主义已经过时了,穿新鞋、走老路已经行不通了,狭隘封闭、思想僵化已经没有市场了。要想迅速打开工作局面、实现弯道超越,就必须敢于打破原有的坛坛罐罐,善于突破固有的条条框框,从陈旧的观念和定势的思维中跳出来,善做“无中生有”的大文章,善谋“值得冒险”的大项目,善聚“抢先领跑”的新业态,善有“放手搞活”的大智慧,善闯“与时俱进”的新路径。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都要问一问,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方法掌握了没有,新本领提高了没有?都要问一问,对待工作,自己有没有按老经验办、按旧套路来的态度和行为?都要问一问,自己开展了哪些创新、推动了哪些改革、取得了哪些成效,为解决问题作了哪些贡献,等等。解放思想就是要在思想上破冰,在行动上突围。全市上下要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坚持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找指针、找方法、找路径,善于运用新理念、新规律、新模式对发展进行再审视、再认识、再把握,努力学习借鉴一切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以大思路、大手笔、大气魄谋划发展、推动工作、开创新局。

    解放思想,就要力戒畏首畏尾,敢于打消层层顾虑。张祥安强调,思想不解放就会出现不敢担当、不敢作为、畏首畏尾。滁州大多数干部都是敢担当、勇作为的,近年来的发展成绩就是明证。但不可否认,还是有少数地方和干部不敢不愿直面困难和挑战,遇到困难总想绕道走,遇到挑战甘愿先低头,不敢打遭遇战、攻坚战。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落后的地方,越能干出成绩、干成大事,这在滁州也是有典型案例的。实践也充分证明,想要成功,就看有没有后来居上的勇气、攻坚拔寨的锐气,敢不敢向高处攀、与强者比、跟快的赛。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都要问一问,自己在困难和挑战前面,敢不敢斗争、善不善斗争?都要问一问,自己有没有碰到问题就推、遇到矛盾就上交,上级没讲的、过去没有的,就缩手缩脚、不敢去做?都要问一问,定下来的工作、明确了的事项,自己是不是能果断出手,有没有因为有困难就瞻前顾后、等待观望,甚至找借口、消极作为,等等。现在想引进一个大项目、干成一件大事,不拓宽些思路、不承担些责任、不付出些成本,是不可能实现目标的。市委建立容错纠错免责机制,就是要鼓励真抓实干、保护担当作为。全市上下要大力弘扬锐意进取精神,只要不违反中央规定、法律法规不禁止的,只要发展有需要、基层有呼吁、群众有要求的,只要别的地方能做的、切实可行的,就应大胆试、大胆闯,看准了的,就下定决心、立即行动,看不准的可以摸着石头过河,这样才能让滁州在千帆竞发的区域竞争中抢得先机、赢得主动。

    解放思想,就要力戒本本主义,敢于打通种种梗阻。张祥安强调,思想不解放就会考虑自己过多、考虑大局和整体利益过少;并一针见血地指出,肠梗阻、中梗阻甚至高梗阻的问题是存在的,神经末梢出现的问题更多。现在有少数干部还是存在教条主义,言必问出处、事必套条文、行必找依据,脱离实际,不能充分考虑现实需要;有的依然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等上级指示,靠配套支持,什么都想要,又不会要,要了也没用好;有的格局不高、视野不宽,过多站在眼前利益打算,没能放眼长远全局考量。招引项目、对外合作,不能光算小账,要算大账、长远账,特别是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对接大江北上,眼前的吃亏不算吃亏,长远的共赢才是硬道理。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都要问一问,是不是所有人的思想解放都适应了加快发展需求,是不是所有部门的思想解放都满足了创优环境需要;都要问一问,为群众办事、为企业服务中有没有存在“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等现象,是不是做到了“只说YES、不说NO”;都要问一问,自己的工作还有没有提升效率、改进突破的空间?等等。全市上下要大力弘扬自我革命精神,勇于刀刃向内破除工作中的障碍梗阻,自觉站在全市工作大局、事业发展全局来思考谋划推进工作,不断创新服务、创优环境,一切都为事业想、为发展想,都想办法办、把事办成。

    “三问”之三:面对发展重任,“钉钉子”精神怎么样?

    干事业要有“钉钉子”精神。发扬“钉钉子”精神,就要有钻劲,做到心无旁骛。钉钉子要在确定方位、找准“钉眼”后,使劲往里挤、向里钻,如果东一榔头西一棒,结果可能一颗都钉不上、钉不进、钉不牢。抓发展、谋项目、干工作同样如此。市委、市政府围绕冲刺总量全省第三这一目标,已经列出了计划表、施工图,关键是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和“四督四保”要求,把任务落到一个个具体项目、具体人身上,不犹豫、不徘徊,心无旁骛抓推进,一着不让抓落实。当前正是总结盘点今年工作、全面谋划明年任务的关键时期,各地各部门要增强政策敏锐性,密切关注导向、提前做好准备,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积极谋划一批管当前、利长远的大项目、好项目,为滁州发展增后劲、添动力。全市上下一定要把精力和注意力都集中到加快发展上来,只要是对滁州发展有利的、群众期盼的,就坚决干、加油干、一刻不停息地干,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发扬“钉钉子”精神,就要有拼劲,做到一抓到底。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我们抓发展、谋项目、干工作同样如此。张祥安在调研时一针见血地指出,“面对发展不快、底气不足,是我们的干部没思想、没见识吗?是没思路、没办法吗?都不是。是没有那么一股子一抓到底的狠劲,没有‘钉钉子’精神,是作风出了问题。”一些招商引资项目,由于盯得不紧、抓得不实,花落旁家,“煮熟的鸭子也飞了”;少数落地的项目,由于没有很好地“扶上马、再送一程”,效益没能充分发挥,甚至成了“半拉子”工程,虽然有的是企业自身的原因,但必然也有我们自己主动不够、担当不足的问题,必须从中深刻汲取教训。市委大力倡导“三个不能、八个反对”,就是要求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不能只想他人担当、自己不担当,不能嘴上说担当、遇事不担当,不能合意的就担当、不合意的不担当;坚决反对推诿扯皮、反对久拖不决、反对畏难却步、反对投机取巧、反对粗枝大叶、反对虎头蛇尾、反对揽功诿过、反对评头论足。全市上下要发扬“拼命三郎”精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敢啃“硬骨头”、敢下“深水区”,不等不拖不靠,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不断积小胜为大胜。

    发扬“钉钉子”精神,就要有韧劲,做到久久为功。钉钉子要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才有大成效。我们抓发展、谋项目、干工作同样如此。有的地方和单位,换一任领导就换一个思路、提一个口号;有的总想早出政绩,有时调研不深入就下决策,一些工作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效果不明显。政贵有恒,为官一方、为政一时,当然要大胆工作、锐意进取,同时也要保持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一方面,一张好的蓝图,只要是科学的、切合实际的、符合人民愿望的,就要一茬一茬接着干;另一方面,如果不抓实,再好的蓝图也只能是一纸空文,再近的目标也只能是镜花水月。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都要问一问,面对职责和任务,抓落实的韧劲怎么样?都要问一问,有没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反复折腾甚至朝令夕改的现象?都要问一问,有没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实事?全市上下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领导干部要在其位、谋其政,言必信、行必果,一棒接着一棒跑,一任接着一任干,真正做到一张好的蓝图绘到底。

    发扬“钉钉子”精神,就要有巧劲,做到善作善成。钉钉子不能用蛮力,否则会钉歪了,反而成为“拦路虎”。抓发展、谋项目、干工作同样如此。抓落实首先要抓到点子上,要盯住事关全局的重点工作、重点任务、重点项目,把力量凝聚到关键点上,把精力放在化解难题上,以点带面,推动全局,如果“撒胡椒面”式地这里抓一下、那里敲一点,“眉毛胡子一把抓”,就会造成什么都抓了,什么都没抓成。要善于借助外力,不断深化合作,致力“双招双引”,用别人的“大锤”砸下“好钉子”;也要善于纠错,及时审视修复,及时拔掉“歪钉子”,为发展清理障碍。要坚持任务部署到哪里、钉子就钉到哪里、监督督促就跟进到哪里,决不让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切实让“不负责就问责、不担当就挪位、不作为就让位”成为常态,更好激励全市上下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干就干好、干就干成。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重任在肩,全市上下必须以“朝受命、夕饮冰”的事业心,以“昼无为、夜无眠”的责任感,钉好自己的钉子,咬定青山不放松,奋力推动滁州朝着冲刺总量全省第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阔步前进。(施政言)

  热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