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媒体看滁 >

【南京日报】滁州“十三五”,同心共建“环滁皆美”家园

2016-02-18 08:46  来源: <a href="http://njrb.njdaily.cn/njrb/html/2016-02/18/content_184  作者: 网站编辑  阅读人次:

【字体:】   打印



从2011年到2015年,五年一个刻度,滁州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从2016年到2020年,五年一个跨越,滁州又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

1月19日,滁州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闭幕。经滁州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滁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获批。《纲要》指出,“十三五”时期(2016年—2020年),是滁州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深化改革、加快转型的攻坚期,是奋力争当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全力谱写“环滁皆美”新篇章的重要时期。

今后五年,滁州市各项工作开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加快调转促为主抓手,以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稳中奋进,好中加快,能快则快,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7大篇章,描绘滁州宏伟发展蓝图

随着“十三五”美丽画卷的徐徐展开,滁州迈开了发展的新脚步。未来五年,滁州市民的生活会发生哪些变化?滁州未来的发展轨迹如何……在《纲要》中,都能一一找到答案。《纲要》主要阐明了滁州市“十三五”时期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政策取向,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纲要》是滁州市各级政府依法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的行动指南。

据悉,《纲要》在滁州市委“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导下编制而成,包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争当全省发展排头兵》《推动创新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推动协调发展,形成平衡发展新格局》《推动绿色发展,打造生态文明新优势》《推动开放发展,扩展区域发展新空间》《推动共享发展,实现人民福祉新提升》《强化保障措施,推动规划实施》共七大篇三十二个章节内容。 

7个目标,建设“环滁皆美”家园

《纲要》指出,今后五年滁州市将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推动“五个发展”,实现“四个翻番”,冲刺“安徽省第三”。具体表现在7个目标:

经济总量壮大。主要指标增速在安徽省领先,总量再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左右,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

结构优化升级。三次产业比调整到15(以下)∶50(左右)∶35(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2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55%。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50%以上。

城乡发展一体。新型城镇化水平大幅提升,城乡布局更加优化、功能品质显著增强,县城、重点镇基本建成现代中小城市,90%中心村建成美丽乡村。

生态环境优良。生态文明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初步建立,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科学,大气、水、土壤等污染得到有效整治,重点流域水质优良率57%以上,森林覆盖率36%以上。

制度更加健全。政府作用更好发挥,市场和社会活动显著增强,树立滁州改革品牌,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

文明程度提高。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深入人心,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养、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人民生活幸福。居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实现提前脱贫,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

5大发展,争当安徽省排头兵

《纲要》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市深化改革、加快转型的攻坚期,该市将认真落实五大发展理念要求,全面推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在2014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抢抓机遇、千方百计推动经济总量向安徽省第三进军,争当全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排头兵。

今后,滁州市将着力推动创新发展,聚焦厚植优势。加快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产业发展新体系。加快安徽省级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推动“双创”与“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相结合,促进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推动经济增长保持中高速、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

着力推动协调发展,聚焦统筹平衡。发挥长江经济带沪宁合主轴节点城市的地缘优势,加快形成“一核两带”区域布局,谋划推进滁州行政区划调整,促进皖北振兴区域联动发展,统筹推进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产业发展融合化等,在空间形态、交通构架、服务网络等方面突破,构建宜居宜业城镇体系。

着力推动绿色发展,聚焦生态保护。完善城市功能区划,推进产业合理布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淘汰落后产能,抓好节能减排。坚持“五水共治”,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大污染防治力度,提高秸秆等综合利用水平。推进“三线三边”整治,加强农村垃圾收集转运处理,控制和减少面源污染。争创国家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环保模范城市、森林城市。

着力推动开放发展,聚焦合作共赢。把握南京江北新区等多重国家战略机遇,推进东向发展。充分发挥滁州市连接南京、合肥两个长三角副中心的区位优势,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合肥经济圈。全面参与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区域合作体制机制,统筹对内合作与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并举,拓展开放合作空间。

着力推动共享发展,聚焦民生福祉。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建立统筹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就业、基本养老、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新农合大病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全覆盖,形成覆盖城乡的就业、救助体系。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普及15年基础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办好特殊教育。加快法治滁州建设,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

本报通讯员 卢晓东 吕静远

  热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