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媒体看滁 >

【安徽经济报】滁州:“调转促”激活“源动力”

2016-08-03 10:30  来源: <a href="http://www.ahjjw.com.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  作者: 网站编辑  阅读人次:

【字体:】   打印



 编者按   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把稳增长作为当务之急,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紧要之务,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加快实施“调转促”步伐。为全面梳理总结各地经验,树立发展典型,本报与省市县企联联手组织开展“供给侧改革安徽在行动———市县调研行”大型主题宣传活动,从今日起推出相关专栏,敬请关注。

  产业,是一个城市的安身立命之本———滁州为这一历史规律做了生动的注脚。经济新常态下,滁州市以“调转促”为抓手,紧紧围绕实施“三个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坚持做大总量、做优结构,创新驱动;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转型为目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为突破口,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基础,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努力推动滁州增长动力实现新转换、产业发展保持中高速、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走出一条以承接转移和创新升级引领新型工业化、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引领农业现代化、以新兴业态引领现代服务业,具有滁州特色的新型产业经济之路。成为落实中央供给侧改革的一次基层实践。
  坚持把结构优化作为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通过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产业集群集聚和园区提升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强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方面,围绕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做大做强,谋划设立总规模50-80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用于扶持重点转型升级项目。从2016年开始,市财政从市级工业强市资金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实施“三百工程”,“千亿技改”和“千企升级”计划,每年重点推进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新竣工投产项目和新达产项目各100个,每年滚动实施300项5000万元以上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强力推进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5年来,滁州市完成工业投资974亿元,共实施各类技术改造项目1387项,装备制造业层次不断提升。在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方面,重点建好市开发区智能家电基地,优先支持市开发区绿色食品、苏滁园新能源汽车、定远新型化工、凤阳硅基材料、来安轨道交通装备、天长智能仪器仪表等6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加快培育领军企业和行业“小巨人”,滚动实施300项重点技改项目,培育百亿元企业1家,50亿元企业4家,10亿元企业40家,亿元企业数达540家,智能家电、绿色食品、新能源汽车、智能仪器仪表、新型化工、硅基新材料、轨道交通装备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为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在产业集聚方面,有30个产业集群,重点建好市开发区智能家电基地,优先支持市开发区绿色食品、苏滁园新能源汽车、定远新型化工、凤阳硅基材料、来安轨道交通装备、天长智能仪器仪表等6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集聚区已成为滁州市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市化相结合的示范区、经济转型升级先行区。
  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转型升级的核心支撑。面对转型发展的艰巨任务,滁州市把创新作为头等大事,加大财政投入,强化人才支撑,加快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和研发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完善自主创新激励机制,不断激发转型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在科技创新方面,设立了设立专项资金,对企业重大自主创新项目开辟审批、核准、备案绿色通道。新建和提升一批企业研发创新平台,依托中国家电研究院安徽分院、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华东分中心等平台,为企业研发、制造、检测等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积极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等新技术,促进工业产品研发设计、流程控制、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等环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培育一批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和智慧工厂。到“十二五”末,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由0.6%上升至1.8%,实现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两连冠”。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均居全省第五。新增国家级技术中心1家、省级43家。获批为省级创新型试点城市。
  以规上企业为重点,在全市开展“千企科技创新能力大提升”活动。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创新型企业培育、研发机构建设、产学研合作、项目扶持等多项措施,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全市现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5家、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20家、省级以上各类企业研发机构近100家,市级以上级企业技术中心2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100%建有研发机构。在产学研方面,以苏、皖、沪30余家高校院所为重点对象,积极组织开展产学研“双百双行(即百家企业高校院所行和百家高校院所滁州行)”、“南京高校滁州行”、“合工大青年人才滁州行”等系列活动100余场次,对接合作项目近1000余项。同时,积极推进县(市、区)和骨干企业与全国10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成立了8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建了7家院士工作站,并且以项目促进扬子空调、中家智锐等10余家企业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在人才引进方面,实施与国际接轨的人才战略,建立以市场、知识、业绩、素质为核心的人才引进体系,推行市场化人才评价机制,注重人才发展环境建设,构建引得进、留得住、能发展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转型升级的强劲动力。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动力,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是滁州市推动转型发展的动力源泉和重要路径。在营商环境方面,全面推行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涉企收费清单,开展了3轮审批“集中两到位”改革、7轮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和流程再造,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659项,取消调整率达83.5%,审批服务承诺平均时限由法定40多天压缩到4.3个工作日。在改革试点方面,2015年完成了143项改革,一些改革改出特色、形成品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动产登记、营业执照“三证一号”等3个全省“第一证”在滁颁发。苏滁现代产业园创新型园区建设,深化与中新集团、邻里中心、城市物业、地理信息等苏州工业园区四大管理品牌的合作,探索合资、合营、委托代建等新模式。在扩大开放方面,加快融入长三角经济圈,与江浙沪的合作全面展开、成效明显;积极呼应、主动对接南京江北新区规划建设,滁州产城融合示范区已上报国家发改委待批,成功举办合肥经济圈第六次领导人会议,加速与南京同城化、与合肥一体化进程。
  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一个大项目能“串”起一条产业链,培育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近年来,滁州市将把项目建设始终摆在经济工作的首要位置,抓住手上、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集中精力突出抓好“十大工程”,重点抓好“三百工程”和“千亿技改”工程项目的精准调度。建立十大重点工程建设情况月调度、季通报制度。
  按照“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基地”的发展战略,滁州市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为纽带,以整车企业引领、核心技术企业配套,打造完整、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建设成为我国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和关键零部件生产基地、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到2020年,产值达到1000亿元。
  坚持把绿色低碳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准。按照建设“两型”社会的要求,以推进设计开发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环境影响最小化为目标,立足节约、清洁、低碳发展,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积极推进经济发展从高能耗高污染向低碳环保升级。在化解过剩产能方面,2015年全市关闭小企业18家,淘汰燃煤锅炉182台,分别完成年度目标的112%和1182%,23个重点行业大气污染限期治理项目已按计划完成,获得省环保厅的认可。在节能降耗方面,节能考核实行目标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对节能减碳不达标的部门和企业进行“一票否决”。在促进绿色发展方面,推进“绿色滁州行动”,发展循环经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加快推进重点减排项目,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力争到2020年,全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8%。
  坚持把要素集聚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面对日益紧张的资源环境,尤其是土地资源方面的制约,滁州市积极引导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节约集约利用,促进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用地方面,统筹安排各类重大项目用地,按照“指标跟着项目走”的原则,优先保障“调转促”项目,同时对光伏、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电子商务、生态农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用地需求给予倾斜,加大产城融合示范区、滁宁高教城、新型化工基地、汊河新城等重大平台项目建设,确保用地指标。鼓励企业利用现有厂房、土地或通过淘汰落后产能项目腾出空间,进行技术改造;鼓励企业通过厂房改造加层,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对企业利用存量土地改建、新建标准化厂房的,不再增收土地出让金;在不改变土地使用性质、符合规划和国家产业政策的前提下,可转让、出租和抵押。在资金方面,整合市财政支持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出台滁州市本级“1+4”产业扶持政策,发挥好每年2亿元左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专项引导资金作用,设立总规模5-10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滁州市“调转促”工作启动以来,全市上下高度重视,各地各有 关部门行动快、谋划深、工作实、力度大,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工业经济呈现出有规模、有速度、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良好发展态势。
  综合实力持续提升。“十二五”期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连跨四个百亿台阶,从296亿元增至613亿元,年均增长13.5%,总量在全省前移3位,如期如愿跨入全省第一方阵;工业化率由42.9%上升到48.1%,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71。高新技术企业增长3.6倍,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居全省第三。其中,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613.7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高于全省2.5个百分点。总量和增速分居全省第5位、第2位,同比分别上升1位、4位,取得20多年来最好的成绩。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5年,全市六大支柱产业规上企业1221家,实现增加值554.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90.4%,增加值同比增长11.57%,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3.2%,拉动规模工业增长10.3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企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总产值521.6亿元,同比提高25.5%,总量和增速均居全省第5位;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285.1亿元,同比增长15.27%,高于全部工业增速4.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增速3.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达46.5%,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形成以康佳为代表的智能家电产业集群,以全柴动力为代表的先进装备产业集群、以定远煤化盐化一体化为代表的盐化工产业集群,以德力为龙头的硅产业集群和以盼盼食品为代表的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
      发展质量持续提升。“调转促”促进了产业链拉长、价值链高端、财税链提升。2015年滁州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74.2亿元,比上年增长11.0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315.6%,实现利税总额379.5亿元,比上年增长9.5%仅次于合肥和芜湖,全省第三。其中利润257亿元,比上年增长7.4%,全省第三。与此同时,规模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大幅下降,截止12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企业亏损额4.0亿元,同比下降11.8%,好于全省平均水平(上涨28.7%)。工业节能降耗取得重大进展,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下降16名的目标。2014年,两化融合水平综合指数为79.70,居全省第五,比上年增加18.55。
  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十二五”期间,全市完成工业投资974亿元,共实施各类技术改造项目1387项,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由0.6%上升至1.8%,实现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两连冠”,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均居全省第五,获批为省级创新型试点城市。到2015年底,建成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别为2家、69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3家,省高新技术企业6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5家,国家级高新企业数居全省第五。
  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十二五”期间,滁州市被国家授予家电及装备制造业基地、家电设计与制造基地和日用玻璃制造基地,硅产业被安徽省列入重点发展的千亿元产业。新能源汽车、绿色食品、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家电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 强;化工、家电、机械、硅基材料等传统优势产业得到改造提升,焕发新的活力。以全柴集团、安徽金禾、扬子空调等一批滁企,成为各自行业的佼佼者;一大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蓬勃增强了滁州工业的活力和创新能力。2015年,全市共有22家民营企业入围安徽民企百强名单,入围企业数继上年之后,再次位居全省第三位;民营投资总量突破千亿元,达到1057.5亿元,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72.6%、民营经济占GDP比重由2010年的58.3%提高到2015年的63%。民营经济成为推动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

  热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