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媒体看滁 >

【新华网】严海月:开启大学时代的小岗村00后

2018-08-10 09:15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网站编辑  阅读人次:

【字体:】   打印



    日前,严海月以优异成绩被安徽财经大学录取。图为严海月与父亲严余山合影。

    作为小岗村的00后,严海月今年参加了高考。见到她时,她刚拿到安徽财经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正和家人商量着志愿填报,假期也顺便在家里开的农村电商小店里帮帮手。

    2001年出生的严海月是大包干带头人严宏昌的孙女,幼年的严海月随外出打工的父亲严余山在外地生活,6岁时回到小岗村,就读于小岗小学。“那是2007年吧,我记得学校环境不是很好,用的书桌表面凹凸不平,在上面写个字都歪歪扭扭,只能在底下找个书本垫着写。学校不大,只有两个年级一个班,没有初中,很多比我们大一两个年级的哥哥姐姐后来就没念了,出去打工。操场只是一块很大的水泥地,在上面做做操,跑跑步。 ”严海月回忆到。

    严宏昌,“大包干”的发起者、领头人,1978年开始他带领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生产队的18户农民,把队里的土地分到了户,首创“大包干”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严宏昌的长子,严余山一直在谋求振兴小岗。他早年外出创业,2014年,41岁的严余山返乡,成为小岗村党委委员,也是18位大包干带头人后代中第一个进入村党委的人。

    小岗村是什么样子的?严海月从小就耳濡目染小岗村的故事,见证了小岗村的变化。 “这次回来,我发现小岗村变得更‘靓’了,道路宽了,广场大了,企业多了,新房盖起来了,村容村貌整洁了。”       小岗村曾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初中,村里的孩子想要升学,只能去周边乡镇上中学,像小溪河中学、梨园中学都离小岗村有八九公里路。“2012年我小学毕业,正好赶上小岗小学开设首届初中班,改名小岗学校,当时是临近开学才办起来的,只有一个初一班,班上学生只有几名。后来在外地上学的学生转回来了不少,班上学生才慢慢多起来。初二和初三班都是后来才有的。 ”严海月是从小岗学校初中部毕业的首届学生。那一届有一二十人考上了高中,其中考上凤阳一中的有五六人,严海月便是其中之一。

    意识到教育重要性的小岗人,投入380万元完善小岗学校软硬件设施,新建了一座少年宫,建立教师生活津贴补助、教育教学奖励制度,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我这些天经常在母校的操场上跑步,几年没见,学校变化很大,墙壁全都翻新刷白,有了多媒体教学,课桌也不再是坑坑洼洼,跟县城里的一样,操场也变成了红色塑胶跑道,新配置了很多器材。 ”严海月说。新华网发(汪强 摄)

  热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