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媒体看滁 >

【南京日报】滁州开创脱贫攻坚新局面

2018-08-30 15:37  来源: 南京日报  作者: 网站编辑  阅读人次:

【字体:】   打印




出实招硬招 求实效长效
滁州开创脱贫攻坚新局面
 

今年以来,滁州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旗帜鲜明讲政治,全力以赴抓整改,围绕年度考核重返安徽省前列的目标,打出组合拳,实现新突破,一批工作跃居前列:

——滁州市产业扶贫实现全覆盖,位居安徽省前列;

——滁州市贫困户小额贷款创新高,位居安徽省前列;

——资产收益扶贫在安徽省率先实现贫困村全覆盖,经验被安徽省推广;

——就业扶贫半年完成全年培训和就业任务;

——农村电商扶贫实现贫困村电商服务网点全覆盖;

——贫困村道路畅通工程建设计划全部提前完工。

近年来,滁州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安徽省委部署,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以钉钉子精神锲而不舍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尤其是今年以来,滁州深入开展“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治,扎实开展脱贫攻坚系列攻势,推动脱贫攻坚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取得明显成效。
 

突出“六个一”  超常举措抓推进

明确一个总体目标。制定年度工作要点,明确定远县“摘帽”贫困县、21个贫困村出列、2.82万贫困人口脱贫的年度目标任务,与县市区签订责任书,层层压实责任。各县市区也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各地根据总体目标,深入开展基础攻坚月等活动,对2016年以来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过筛子”,对档案材料、一户一档、扶贫手册等进行进一步梳理,调整完善脱贫措施,增强针对性。对边缘户进行再排查、再摸底、再核实,确保应纳尽纳。

落实一名领导主责。滁州市委明确要求,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至少要有一人拿出主要精力抓脱贫攻坚工作,分管领导集中精力专职抓,做到亲力亲为,带头调查研究、统筹协调、督查调度、解决问题。定远县将四个班子领导全部扩充进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要求所有县级干部每月有10天时间驻乡镇抓扶贫。凤阳县开展“三级干部遍访”,对21个贫困村全面走访调研,现场解决问题。

修订一套考核办法。进一步修订市直单位和县市区考核办法,细化实化责任分工,确保责任落实。提高脱贫攻坚在县域经济考核中的分值,并对脱贫攻坚综合评价为“一般”和“较差”的县市区,由滁州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对其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进行约谈,对年度县域经济考核实行“一票否决”。

实施一批重点项目。精准谋划项目,加强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按照“群众参与、村级申报、乡镇审核、县市区审定”的方式确定支持项目,努力提高项目安排的精准度。2018年至2020年,滁州市入库项目6746个,其中2018年项目1870个。快速推进项目,狠抓项目流程管理,着力破解项目落地难问题,切实提升扶贫项目资金支出进度和建设速度。滁州市委、市政府每月召开调度会,督查调度各地扶贫资金使用和重点工程项目进展情况。2018年,全市安排扶贫专项资金7.84亿元,用于支持扶贫项目建设。截至7月底,全市扶贫资金已支出6.4亿元,累计进度达81.4%。

完善一批支持政策。对照软肋短板,瞄准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研究制定《滁州市2018年特色种植业扶贫指导意见》等7个文件,打好补丁,精准施策。如对于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且得到贫困户确认的,根据带动贫困户户数及产业规模,可通过整合资金予以补助,最高可达20万元。聚焦定远县5个深度贫困村和明光市、凤阳县行蓄洪区等特殊贫困群体,加强资金、用地、科技、人才等要素保障。

整改一批突出问题。针对基层基础薄弱问题,开展大培训。对业务骨干和镇村扶贫干部进行全面培训,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培训50场次,受训人员1.8万人次。针对政策不清问题,开展大宣讲。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贫困村宣讲,驻村干部全面深入贫困户宣讲,组织十大工程责任单位轮流上电视宣讲,全方位、立体化宣传扶贫政策。针对帮扶弱化问题,开展大走访。针对安徽省考核反馈问题,举一反三开展大排查。滁州市各地“拉网式”自查自纠,对排查出的问题全面整改。
 

突出“五个新”  综合施策拔穷根

打造产业扶贫新特色。紧紧抓住产业扶贫这个治本之策,大力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全面推行“三有一网”,充分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脱贫的内在驱动力。围绕“村有主导产业”,增强造血功能。“一村一品”确定特色产业,加强技术指导、政策支持和市场服务。滁州市特色种养业产业发展达标村123个,实现全覆盖。35个贫困村达到“一村一品”专业村标准,超过安徽省定目标8.5个百分点。围绕“户有致富门路”,强化因户施策。根据贫困户实际,逐户制定产业扶贫方案。对种植特色农业2亩以上的,按每亩不超过1000元的标准连续补助三年,帮助贫困户稳定形成种植能力。全市自种自养产业发展达标贫困户29873户,特色种植养殖扶贫到户覆盖率达96.4%。围绕“人有一技之长”,加强技能培训。有针对性开展扶贫技能培训,多途径开发扶贫公益岗位。今年以来,滁州市开展技能培训1200人,建成就业扶贫驿站14个、就业扶贫车间21个、就业扶贫基地36个,开发辅助性公益岗位2821个,帮助贫困劳动者实现就业4744人,半年完成全年任务。推行“网络电商”,助力市场拓展。全市贫困村电商服务网点实现全覆盖,完成贫困人口电商培训4562人,带动贫困人口从事电商经营366人,在线销售产品达253个,今年1—7月份,123个贫困村农产品网络销售额308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7.3%,其中销售贫困户产品716万元。

推广社会扶贫新模式。积极探索园区带动、企业带动、农民合作社带动、种养大户带动和贫困户自主种养的“四带一自”模式,强化经营主体、村集体和贫困户的利益联结,发挥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带动作用,最大限度降低贫困户生产经营风险。因村因户制宜采取不同带动模式。一是直接帮扶。对有劳动力和发展愿望的贫困户,组织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产业能人与他们签订产业指导帮扶协议,发展“订单农业”。二是委托管理。对缺劳力、缺技术、缺发展条件的贫困户,可以委托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进行产业项目托管,签订项目托管协议,明确责任权利关系,项目收益按比例与贫困户分成。三是股份合作。鼓励贫困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形式与其他农户组建合作社,鼓励利用专项扶贫资金参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大户的模式,带动贫困村和贫困户。滁州市累计参与带动主体2853家,累计带动贫困户45022户,带动比例达75.2%,超出去年30个百分点。

增强金融扶贫新动力。大力实施金融支持脱贫工程,探索创新“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帮扶人全程参与、贫困户发展受益”的金融扶贫机制,以“放得出、贷得到、用得好、还得上、收得回、收效高”为目标,以“完善政策支撑,筑牢安全保障,提升服务监管,确保贷款收益”为路径,充分发挥金融“输血”功能,激发产业“造血”活力,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安徽省下达滁州市5个重点县(市)新增小额信贷任务为39250万元,各地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截至7月底,全市共新增小额信贷61630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57%,位居安徽省前列。

探索资产收益新途径。探索“折股量化、配股到户、收益共享、分红到人”资产收益扶贫新路径,对使用专项扶贫资金开展股份合作的贫困村,将财政投入的专项资金折股量化给村内贫困户,并向无劳动能力和弱劳动能力、残疾人贫困人口倾斜分配。2017年滁州开展资产收益扶贫工作以来,全市财政资金投入扶贫项目形成经营性资产3.8亿元,132个贫困村建设“一村一品”及特色种养业项目212个、农产品加工及其他项目29个、村级光伏项目207个、户用光伏项目6190个,在安徽省率先实现贫困村资产收益分红全覆盖。取得资产收益2841万元,量化分红给2.1万个贫困户、5.6万个贫困人口2115万元,取得了村集体增实力、贫困户增收益、产业增效益的共赢效果。2018年滁州市再投入1.4亿元,新建资产项目3811个。滁州的资产收益扶贫“八步工作法”获得安徽省财政厅肯定,并在滁举办专题培训会进行推广。各地还把培育壮大特色农业产业与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结合起来,变“死资源”为“活资产”。天长市把投入到农业经营主体的涉农项目资金,按照“355”模式量化为村集体股金,按股比获得收益分红,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益3.5万元,同时也为每个贫困户每年提供一笔稳定的收益。

强化民生扶贫新保障。不断提升教育、健康、居住等民生项目,兜牢筑实民生底线。教育扶贫上,认真落实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实现从幼儿到大学教育补助全覆盖。滁州市春季学期共资助贫困学生2.4万人,发放资助资金1576万元,高中、中职免学杂费334.5万元,春季学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各项资助资金已于6月15日前全部发放到位。健康脱贫上,今年以来,滁州市贫困人口享受综合医保待遇16.7万人次,其中住院总费用1.9亿元,综合医保报销1.7亿元,实际报销比例达88.4%,支出“351”兜底资金371.6万元。为3.6万名贫困人口办理了慢性病证。慢性病诊疗13.5万人次,贫困人口慢性病实际报销比例达97.4%。对贫困人口实行分类健康干预,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签约服务全覆盖。基础设施建设上,今年以来全市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8349户;解决了3.1万贫困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安徽省下达滁州市农村道路畅通工程计划1141.3公里,所有项目全部提前完工。
 

突出“四个把”
严明纪律求实效

把机制建强。明确“市主管、县主责、镇村落实”的责任体系,层层压实工作责任。进一步调整充实各级脱贫攻坚人员力量,建立“一月一调度”工作机制,滁州市委常委会每月听取脱贫攻坚情况汇报,突出稳定脱贫、防范返贫、压实帮扶责任等重点,成立产业就业带动增收、精准帮扶管理、问责奖惩等3个脱贫攻坚专项小组。滁州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专题调度会,每月听取十大工程进展情况和3个脱贫攻坚专项小组工作情况汇报。

把作风抓实。组织各县市区赴外地考察学习,对照先进找差距,对照问题找根源,努力把思想上的冲击、心灵上的震撼转化为工作上的信心决心、攻坚克难的力量源泉。着力解决“下不去、住不进、帮不实、做不精”的问题,强化驻村工作帮扶,推动驻村干部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严从实查找问题、整改问题,做到“三个坚决不放过”,即责任不落实坚决不放过、问题不解决坚决不放过、整改不到位坚决不放过。

把督查抓紧。全覆盖督察与不定期暗访相结合,对各地责任落实、工作推进情况进行全方位体检,督促各地查漏补缺、整改问题。滁州市委第四轮巡察中派出8个专项巡察组分阶段进驻12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开展全覆盖督察,重点督察扶贫攻坚履职尽责不尽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对发现的问题建立清单、分类交办。加强突击暗访,今年以来共暗访了68个村,实现了“两类村”(考核中发现问题的村、拟出列村)全覆盖。持续开展选派帮扶干部集中调研月、选派帮扶单位集中走访帮扶月、选派帮扶管理部门集中督查调研月等活动,对帮扶工作进行全面督导。“滁州市选派帮扶干部干好干坏不一样”的做法被中组部组工信息刊载。

把问责的威力发挥好。剑指履责不力,见人见事,执纪问责毫不手软。滁州市纪委出台了《滁州市2018至2020年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对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单位推进脱贫攻坚不力的,予以追责问责。针对2017年考核中存在的问题,滁州市共问责81人,其中厅级领导干部4人,县处级领导干部22人,其他干部55人。今年以来,滁州市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38件,处理45人,涉案金额101万元。问责一小批,警醒一大片,滁州广大干部脱贫攻坚的思想认识明显提高、动力压力明显增强。滁州市上下全力投入大排查、大整改、大走访、大宣讲、大集训、大问责的“六大行动”,全市脱贫攻坚面貌焕然一新,多项工作进入安徽省前列。

本报通讯员 王晗笑

本版图文供稿: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

 


 

 

 


 

  热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