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媒体看滁 >

【中国建设报】改革基因润滁州

2018-10-11 16:06  来源: 中国建设报  作者: 网站编辑  阅读人次:

【字体:】   打印



40年前,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按下“红手印”,首创“大包干”,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从此,滁州的命运与改革开放紧紧连在一起。

40年弹指一挥间,改革已成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40载栉风沐雨,滁州与全国一道,高举改革大旗,将改革进行到底,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奇迹。

40年来,在党中央和安徽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与大力支持下,滁州的改革全面展开、持续深化,汇聚起磅礴力量,释放出无穷活力,推动滁州发生巨变。

如今的滁州,面貌日新月异,发展欣欣向荣,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富足。

让保障房更有保障

在滁州南台新苑小区5号楼1单元1102室,62岁的刘立刚老汉正在阳台上侍弄花花草草。在这套92平方米的拆迁安置房里,住着刘立刚夫妇和他们的小孙女。

“房子很宽敞,生活也很方便,这儿离菜市场、医院和学校都很近。”刘立刚一脸满足地说。

刘立刚告诉记者,他家原来住在滁州东关码头巷,父母带着5个孩子挤在低矮、狭小的棚户房里,因为离内城河很近,常常“水漫金山”。家里连个卫生间都没有,夏天上公厕恶臭难忍、苍蝇满天飞,冬天稍不留神还要摔跟头……

1982年,他结婚时,家里实在挤不下了,就在老房子的旁边加盖一间。

“路太窄,水泥、渣石,只能用小推车一车一车往里运,可遭罪了。”想起往事,刘立刚的爱人眼圈湿了。

改革开放以来,滁州市始终把“改善民生、推动发展”作为住房保障工作的第一要务,创新机制,狠抓落实,让很多像刘立刚这样的普通家庭改善了住房条件。

仅2008年以来,滁州市就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8.3万套、1350万平方米,总投资400亿元。其中,棚改安置房13.2万套、1100万平方米,公租房5.1万套、252万平方米。同时,还拆迁了约300个地块、950万平方米。

“虽说是保障房,但品质更有保障。”滁州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局长范恒军介绍说:“滁州的保障房全部实行集中配建,实现了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既保证了建设品质,又实现了社会和环境的和谐统一。”

未来,滁州市将建立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完善廉租住房、公共租赁房住房并轨运行机制,有序将农村转移人口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将旧城中棚户区、城中村和建制镇纳入棚户区改造范围,到2020年城镇常住人口保障性住房覆盖率将达到25%。

让城市更美更宜居

“我的家乡原来这么美,一点儿都不比杭州西湖差。”

今年六一儿童节,回家探亲的吴女士看到滁州花博园的美景后,在微信朋友圈骄傲地发出感叹。

吴女士告诉记者,她娘家就住在花博园旁边,这里几年前是一条臭水沟和几个小土丘。她刚刚带着女儿回到滁州,没想到家门口竟然变成了一个大花园。

占地1738亩的滁州花博园内,花团锦簇,樱花、丁香、杜鹃等竞相绽放,仅玫瑰就有35个品种;造型类苗木有塔形广玉兰、动物型小叶女贞、鹅蛋型桂花、云片型杨梅等40余种,水生植物有黄菖蒲、鸢尾、千屈菜、花叶芦竹等15个品种……数以万计的植被花草,构成了“林中林、景中景、园中园、情中情”的独特景观风貌。

“绿地集中老城区,美景只看琅琊山”。曾经的滁州,公园绿地建设滞后,公园严重缺乏,道路绿化进程缓慢,绿量与景观水平不高,城市基础设施十分薄弱。

近年来,滁州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在扩大城市绿化面积、实施百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推进“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等方面下足了功夫。

随着滁州花博园、菊花博览园、植物园、明湖等各具特色的生态项目相继建成,如今的滁州已然呈现出宜居宜旅宜业的山水画卷。

据滁州市城管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柳学刚介绍,2017年,结合“美丽新滁州”建设等活动,滁州市大力实施城镇园林绿化提升行动,当年实施和完成绿化项目80个、绿化面积320万平方米,并完成了城南湿地公园、琅琊区市民公园景观提升等4个园林绿化精品示范工程建设和25.6公里长的城市绿道建设。

截至目前,滁州主城区累计实施“绿色滁州行动”绿化项目480个,新增城市绿地面积1400万平方米。

“城市山水最羡滁,山宜樵木水宜鱼”。今天的滁州,更美更绿更宜居。

让发展更有温度

用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建成区排水管道密度均居全省第1位;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居全省第2位;市政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连续5年位列全省第二……

曾经基础设施异常落后的“小”滁州,经过改革的洗礼,如今已跻身安徽省城市发展的第一方阵,狭隘、破旧、拥挤的旧城区焕然一新,“大滁城”格局正在形成。

滁州市城乡规划建设委员会主任朱林向记者介绍说,近年来,滁州把改善民生作为“大滁城”建设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充分发挥地处全省开放前沿的区位优势,加快推进全域开放,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城市群建设,努力构筑“双圈互动、左右逢源”的区域发展新格局,争当全省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的排头兵,努力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目前,滁州以“一园三城”为主体的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成功获批建设,全面推进与南京江北新区的协同发展,持续深化与合肥都市圈城市合作共建。省级以上开发园区已发展到14个,建成区面积175平方公里,入驻工业企业3365个。

改革的基因已经融入到滁州的每一条血脉: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两项改革全国领先;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投资项目“多评合一”5项改革全省领先。滁州坚持抓小岗促全市、抓农村带全局,既统筹推进又突出重点,推深做实,累计承担了59项国家和省改革试点任务……

改革是滁州的基因和底色,滁州人一定会继续弘扬“大包干”精神,“当好改革探路先锋。”滁州市委书记张祥安坚决地说。

中国建设报 龚后雨

  热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