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社科理论 >

讲“正确的废话”,理论宣传就没有“魂”

2023-06-20 16:04  来源: 学习时报  作者: 网站编辑  阅读人次:

【字体:】   打印



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理论宣传也绝不例外。当前,之所以出现理论宣传“照本宣科、不求甚解、浮在面上的多”的现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受众意识不够强,忘记了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只有“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科学理论才能被受众所接受,进而才能“入脑入心”。
  坚持贴近受众。受众是理论宣传的对象,是科学理论的接受者。但从接受角度讲,受众是接受的主体。受众具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并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能动地、选择性地认识和接受信息。只有被受众选择和接受,才是有效的理论宣传。1942年2月8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上作了著名的《反对党八股》的讲演,他在讲演中说:“共产党员如果真想做宣传,就要看对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说、谈话、写字是给什么人看、给什么人听的,否则就等于下决心不要人看,不要人听。”诚如所言,我们做理论宣传,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如果不考虑受众、不看对象,只顾自说自话、自拉自唱,宣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难以取得成效。因此,做好理论宣传工作,首先要心中时刻装着受众,紧紧贴近受众,努力站在受众角度思考问题,多研究受众的理论需求,多琢磨受众的心理变化,多考虑受众的接受习惯,想一想人们需要什么、喜欢什么,怎样讲、如何写人们才愿意听、愿意看。要关注现实、紧盯实践,善于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关注的问题着手,多发现实之声、多做有物之文,用有思想、有筋骨、有温度的内容回应受众的关切。如果远离社会实践、疏远受众关注,缺乏现实针对性,讲的是“正确的废话”“无用的真理”,理论宣传就没有“魂”,不仅难以达到效果,而且会坏了理论的“名声”。
  积极适应受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宣传思想工作的社会条件已大不一样了,我们有些做法过去有效,现在未必有效;有些过去不合时宜,现在却势在必行;有些过去不可逾越,现在则需要突破。‘不日新者必日退。’‘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时代在变、社会在变,作为理论宣传对象的人也在变。理论宣传必然要“因时而变”“因人而变”,不断探索符合时代要求、适应受众需求的传播内容、形式和方式。不了解新时代条件下受众的新变化、新特征,抱残守缺、因循守旧,以不变应万变,必然会被时代所抛弃。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接受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言论表达的平台也丰富多彩,传播模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实现理论宣传和接受主体的平等对话和思想共振,成为重要的现实命题。改变传统的“传者本位”观念,不能一味认为理论宣传就是“施”与“受”、“教”与“学”,更不能高高在上、盛气凌人,让人有距离感、敬而远之。改变过去媒体单向传播、受众被动接受的方式,走出“你声嘶力竭,我不为所动”的困境,注重用户体验,让受众参与到宣传中来,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理论需求,以传受协同一体、交互作用的传播方式提升宣传效果。将“理性的激情”和“激情的理性”统一起来,将理论话语转换成群众语言,将理论观点转换成朴实道理,用好通俗易懂的“大白话”、亲切入耳的“地方话”、很潮很时尚的“网言网语”,使“高大”的理论变得更接地气、更有“烟火气”、更具亲和力、更能解人民群众思想之渴。
  着力引导受众。加强理论宣传普及,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其根本任务就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使之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掌握、所运用,成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因此,与大众传播相比,理论宣传有自身的特殊使命。在理论宣传中,既要考虑受众的需求和喜爱,贴近受众、适应受众,更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受众、提升受众。理论宣传任何时候都不可能像娱乐节目那样受众愿意听、愿意看,但绝不能单纯为了阅读量、点击量、收视率,被牵着鼻子走,背离了开展理论宣传的初衷。内容是做好理论传播的根本,思想观点是科学理论的核心所在、价值所在。理论内容犹如一桌“思想大餐”,缺乏思想含量就没有营养。要把做好思想观点的传播摆在重要位置,用党的创新理论蕴含的丰富道理学理哲理引导受众、征服受众。虽然说要想让受众接受科学理论的观点和主张,适当的“灌输”是必要的,但“灌输”也是一门“艺术活”,更要讲求引导艺术,打造有吸引力的观点产品,把理论讲活、讲透,讲出理论的历史感、现实感和逻辑感,讲明白理论的科学性、真理性,让受众在共情共鸣中“抓住事物的根本”,从而真正“入脑入心”。
作者:唐国富,系安徽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

  热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