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共谋一体化,展现新作为”为主题,聚焦滁州深度融入长三角、与长三角其他40个兄弟城市分工协作的长三角党报融媒体集中采风行动启动。来自长三角三省一市的省级党报及旗下融媒体一行,走进滁州与上海、江苏、浙江以及安徽省内城市间的重大合作项目、重点工程或重要载体等。
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孕育于上世纪。来自15个城市的协作部门主任,于1992年自发倡议设立联席会议制度。常务主席方是上海市,常设联络处设在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1997年,主任联席会议升格为市长峰会。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也乘着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东风于2019年迎来扩容:城市个数从最初的15城发展到41城。
图说:滁州市经开区。主办方 供图(下同)
而作为安徽东向发展的桥头堡,坐拥合肥、南京两大都市圈的滁州市,自2013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第十三次会议上,正式加入并成为长三角协调会的成员城市以来,滁州乘着长三角一体化的“东风”,社会经济发展成果成绩斐然。
近年来,滁州一批批改革试点率先突破、改革经验获得推广,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滁州经济总量由2012年的全国第185位跃升至去年的第89位,年均增长8.8%,是全国进位最多、增速最快的地市之一,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成功跻身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科创中心百强、人才吸引力百强城市等,正处于加快发展的上升期、关键期。
滁州与长三角其他40个地级市之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多领域分工协作更是累累硕果。共建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4个、省际产业合作园区4个,跨省合作平台数量和体量均居全省第一。顶山—汊河、浦口—南谯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启动建设以来落地亿元以上项目132个、协议总投资971亿元;在全省率先挂牌成立3个宁滁皖北产业合作园,已签约项目45个、总投资247亿元。与苏州工业园区共建中新苏滁高新区,累计招引产业项目超300个、75%来自沪苏浙地区。滁州国际(虹桥)会客厅在全省率先启用,与沪苏浙城市合作实现县(市、区)、园区全覆盖。依托合肥都市圈辐射带动,共建合滁定远、全椒两个合作园区。77个项目纳入长三角“十四五”项目库,累计获长三角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资金9.07亿元,分别占全省37%、长三角地区17%,居长三角城市第1位。
与长三角兄弟城市间产业链接更加紧密。近三年引进沪苏浙地区亿元以上项目超800个、实际到位资金居全省第一。建成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35个,每年销往长三角地区优质农产品总额超500亿元;与长三角地区开展医疗合作200余项、合作办学10所,长三角首所跨省办学高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金牛湖校区建成招生。112家医疗机构接入国家异地就医平台,实现县级跨省联网全覆盖。与上海嘉定区、苏州吴中区签订长三角区域养老一体化合作协议,与南京市签订民政帮扶协议。“亭城通”市民卡与南京等全国110个城市实现联网互刷。
图说:在捷泰新能源生产车间,工作人员正操作智能设备。
滁州市位于安徽省东部,是长三角地区中心区城市之一,也是合肥都市圈和南京都市圈重要成员。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多重国家战略叠加。
坐落于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星恒电源(滁州)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进入电动自行车领域的动力锂电池制造商之一,首创了层叠式结构的锂电池制造技术并率先实现了规模化生产,产品主要用于电动汽车、家庭/商业储能、电动自行车等领域。“我们选择落地滁州主要基于当地不错的营商环境,无论从行政效率、政策支持、配套环境等,都非常高效务实。同时,滁州紧邻南京,区位优势明显。”星恒电源(滁州)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据介绍,该公司是中国锂电池产业中最早出海的一批企业之一,主要海外市场在欧洲和东南亚。目前公司在荷兰、印度、新加坡、印尼等地设立子公司,海外的业务营收占整个集团约20%。
图说:位于滁州市来安县的池杉湖正步入深秋最美的观景时刻。
在滁州市来安县,媒体一行走进滁州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标准化生产车间,智能制造生产线正有序运转,橙色的机械臂快速完成精细操作,物流机器人来回穿梭搬运太阳能电池片。经历多道工序后,一片片平板电脑大小的光伏电池片顺利下线。
据该公司工作人员介绍,公司成立于2021年12月14日,属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省绿色工厂。专注于N型TOPCon电池的研制与生产,技术水平始终保持同行业领先。
在滁州,光伏产业作为“外贸新三样”之一,来安县为推动光伏产业做大做强做优,聚焦光伏组件、光伏玻璃等领域,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断充实、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规模。
新民晚报记者 唐闻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