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信息简报 >

琅琊区:家门口建党史馆 红色基因代代传

2022-08-29 09:54  来源: 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  作者: 网站编辑  阅读人次:

【字体:】   打印



        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突出“建、评、管、用、效”一体,着力打造“小而精”“嵌入式”“浸润式”的社区党史(党性)主题教育馆,让革命传统教育真正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
        分类建,因地制宜效果好。以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为脉络,用好社区阵地,精心谋划打造10个主题教育馆,分别是红船精神馆、井冈山精神馆、长征精神馆、延安精神馆、西柏坡精神馆、党章馆、新中国馆、改革开放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馆和皖东党史馆。主题教育馆的选址,与社区人口构成、地理环境等密切关联。本着不给基层添负担的原则,全部使用闲置办公用房进行改造,控制建设成本,打造“小而精”的场馆。建设前,广泛邀请辖区党员群众参与讨论,及时修改调整建设方案,建成让群众满意的家门口主题教育馆。场馆里的很多书籍、物品都是辖区的老党员和普通群众自发捐赠,特别是老照片、老物件等实物,有效丰富了党史馆内容。
         大众评,党群参与热情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群众满意为原则,通过多种方式让群众参与场馆评价。开馆当天,邀请党员、群众和青少年学生作为首批入馆参观人员,接受全社会的验收和评价。通过“美好琅琊”微信公众号开展“不忘初心跟党走”社区党史馆网络评选活动,将党史馆以图文形式放到网上,采取“网络投票”的方式,邀请广大网友参与评价。
         从严管,“小阵地”显“大成效”。各社区纷纷前往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参观学习宝贵经验,精心设计展馆展陈和布局,搜集展品和展示图片资料。邀请滁州学院、市委党校教授和党史研究人员对党史馆的图片、文字、讲解稿等进行严格审核把关,确保史料正确,讲解规范。党史馆的讲解员都是社区工作人员兼职,琅琊区多次组织讲解员赴井冈山、延安、西柏坡、遵义等地,实地参观革命纪念馆,帮助他们提高讲解水平。详细制定内部管理办法、工作考核细则等规章制度,建立工作档案和台账,统一推行“十个一”标配,即一馆一主题、一馆一党课、一馆一人物、一馆一视频、一馆一套书、一馆一队伍、一馆一活动、一馆一首歌、一馆一精神、一馆一特色,形成科学规范的运行机制。
        聚焦用,活动丰富受欢迎。印发教育手册,组织党员干部结合“双报到双服务”积极到社区接受党性教育,并作为评先评优、干部年终考核的重要参考。开馆以来,以“初心之旅”为主题,组织党员干部积极开展“打卡式”教育。组织讲解员和“一老一少”党史宣讲队伍进社区讲述革命历史,让学习教育更接地气。精心汇编《榜样传承》《红色基因》等现场教学故事40多个,依托党史主题教育馆开展党史教育活动2200余场,受众8万余人。利用VR技术、云技术、全景3D等现代科技手段,将实体党史教育展馆搬到“云端”,打造出沉浸式的“云展厅”。结合各自主题和社区人员构成特点,个性化地开展各类活动,如“井冈山精神主题教育馆”开展吃红米饭南瓜汤的体验活动,推进教育活动走深走实、出新出彩。
        谋实效,品牌效应惠万家。党史主题教育馆不仅成为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阵地,也日益成为增强基层党建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载体,品牌效应逐渐形成。特别是近两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家门口党史主题教育馆就近教育的优势更为突出。各场馆采取“单位预约+个人预约”相结合的方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接待了一批又一批来自滁州本地以及外地的参观者前来学习。党史主题教育馆不仅对参观的党员群众有教育作用,还对社区干部有辐射作用。琅琊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进一步坚定了为民服务的初心,不断深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形成了凤凰社区“朱家和工作室”、凤凰湖社区“刘大姐热线”、龙池社区“楼道板凳议事会”等多个为民办实事品牌。  
(琅琊区委宣传部)

  热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