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媒体看滁 >

【安徽日报】滁州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打造“环滁皆美”家园

2016-03-09 09:01  来源: <a href="http://epaper.anhuinews.com/html/ahrb/20160308/article_  作者: 网站编辑  阅读人次:

【字体:】   打印



358316

 

2015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繁重的任务,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滁州市主动适应引领新常态,坚持“稳中奋进、好中加快”的工作总基调,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创造出好于同期、高于预期、快于全省的佳绩,主要指标总量居全省第一方阵、增幅居全省前列,实现了“十二五”圆满收官。

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滁州市这5年来持续不断地扎实做好经济、生态、文化、民生工程等各方面文章。 “十二五”以来,滁州市综合实力加速跃升,生产总值一年一个新台阶,从“十一五”末的696亿元增至1306亿元,年均增长11.5%,总量前移1位;规上工业增加值连跨四个百亿台阶,从282亿元增至614亿元,年均增长16.0%,总量前移3位;固定资产投资从521亿元增至1458亿元,年均增长22.7%;财政收入从90.5亿元增至230.3亿元,年均增长20.5%,总量前移3位;14个省级以上开发区主要指标实现翻番,市开发区获批国家级开发区、省级高新区;苏滁产业园一期完成投资超百亿元,全市经济总量如期如愿冲进全省第一方阵。

伴随着“十三五”美丽画卷的徐徐展开,滁州将继续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力争到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四个翻番”,努力争当全省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排头兵,奋力冲刺“安徽省第三”,开创美丽滁州、美好生活的“环滁皆美”新局面。

2015年,滁州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06亿元,增长9.9%;规上工业增加值614亿元,增长11.1%;固定资产投资1458亿元,增长16.8%;财政收入230.3亿元,增长1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7亿元,增长12.5%;外贸进出口20.8亿美元,增长15%;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0.6亿美元,增长14.7%;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4168元和10070元,同口径增长9.4%、9.8%。主要指标总量居全省第一方阵、增幅居全省前列。

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滁州积极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项目64个,基金额度32亿元,居全省前列。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超400个,到位资金800亿元,其中永强全地形车、北斗GPS生产基地、立讯二期等10亿元以上项目23个。全市亿元以上项目新开工340个、新竣工310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达产100个。以十大工程为重点的一批重大项目取得新突破。

滁州始终把“调转促”作为加速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落实省调转促“4105”行动计划,率先出台“1+10”实施方案。工业振兴取得新成效。净增规上企业超百户,总数达1391户,其中康佳电子率先过百亿。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9家,总数达175家,居全省第五;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285亿元,增长15.2%;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522亿元,增长25.5%。市开发区跻身首批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智能家电集聚发展基地。新增私营企业6700多户、个体工商户1.8万户,分别增长24%和45%。民企入围全省百强数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三,蓝德、天康、天大进入全国民营制造业500强。

2014年,滁州市政府出台《滁城老旧城区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对全市32个老旧小区进行分批改造,计划完成约100万平方米整治任务,涉及14637户,百姓对政府老旧小区改造行为纷纷点赞。

除了老旧小区换“新颜”,2015年,滁州城乡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城镇化率达49%。伴随着新一轮滁州城市总体规划获批,城区规划面积也达到120平方公里。琅琊山东麓整治、修复工程继续推进,长城影视文创城、铜矿文化旅游乐园等重点项目展露新姿,清流河二期进入全面施工阶段,河道整理、园林景观、道路系统建设以及一期工程的调整完善同步推进;古城保护性改造有序进行,内城河综合治理及南大桥、西大街桥等快速建设;明湖项目列入省“861”计划。

2015年,中心城区共实施重点项目137个,完成投资超200亿元。天长、明光市区和4个县城均实施了环城路、市民广场、城市公园等建设、改造,重点项目精彩纷呈、各具特色,城区配套逐步完善,服务功能明显增强,城市形象日渐靓丽。同步推进93个中心村建设,完成美好乡村建设项目834个、正在实施项目726个。

回望五年,滁城南扩东进,新建了30多条主干道,改造、打通了20多条道路,政务新区、高铁站区、科教园区与市开发区、苏滁产业园有机联为一体;先后实施了南湖、清流河、龙池街、内城河等综合整治,完成小街小巷和老旧小区改造150多处,五年完成投资超千亿。

一个好人,有一个故事;十个好人,就有一种规律。 “十二五”以来,滁州市共有44人荣登 “中国好人榜”,56人当选“安徽好人”,259人被评选为“滁州好人”;特别是朱长海荣获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第四届安徽省道德模范特别奖;周自鸿、刘恩连当选第四届安徽省道德模范,徐家柱获评第四届安徽省道德模范提名奖。

滁州市以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稳步提升,全市举办70多场道德讲堂总堂活动,“道德信贷”、“周末街坊大舞台”两个案例荣获2012年度全省十大创新案例,2013年“道德信贷”工程在全省推广,市文明办的工作做法在2013年全国文明办主任培训班会上代表安徽省做典型经验发言,受到了中央文明办领导的充分肯定。

义务献血、文明交通、爱心送考、助残助学、捐款救灾……一场场公益志愿活动,一次次爱心捐助行动也火热展开。据了解,目前,滁州市注册志愿者达 14.3万人,建立了1000余支志愿服务队伍。全市上下积极开展学雷锋活动,且评选出全椒县图书馆等20个学雷锋活动示范点,方怀成等20名岗位学雷锋标兵。此外,滁州市还规划建设了 10个三星级志愿服务广场,把志愿服务管理平台引入社区,引入基层,引导志愿者在社区登记注册,并就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现在,滁州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们都用对这个城市的热爱,为建设文明城市贡献力量,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刚刚过去的一年,滁州市民生支出达到262.5亿元。新增保障性住房2万套,让6万多困难群众有了属于自己的家。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7万户,5万多名困难群众从此不再住得担惊受怕。新增城镇就业9万人,农村、城市人均保障水平分别增长12%和10%。

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十件实事取得成效,市图书馆开工建设;市一院加快推进儿童医院综合大楼建设和南区新院装修、设备安装工程;内城河改造征迁房屋近1200户,基本完成清淤、截污、驳岸、游步道等工程;城南新区生活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棚户区和老旧小区年度改造任务超额完成;新增10所幼儿园,其中9所完工并招生,城区幼儿园危房改造工程已完成8所;市福利中心改扩建完成施工配套工程;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挂牌;修缮了市老年大学、腾出市电大用于扩充老年大学办学场所,新增部分老年人活动场所;改造街头游园5个、公厕12座。

“十二五”以来,滁州市坚持把民生工程摆在突出位置,民生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由 76.7%提高到86.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0年15104元提高到2416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5915元(纯收入)提高到10070元,年均增长9.9%和11.2%。城镇五项保险参保人数达166万人次,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0%,在全省率先实现新农合大病保险全覆盖。

2015年,滁州市以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为抓手,认真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重要文件解读、行政决策听证和专家论证、决策责任追究等制度,将政府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出台了 《滁州市法治政府指标体系》、《滁州市行政机关负责人行政诉讼出庭应诉工作规定》等。

为了更好转变工作作风,滁州市委、市政府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意见。 2015年办理人大议案3件、建议141件、政协提案408件,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超过98%。

同时,强力抓好作风建设,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设立市长热线服务中心,推进网络问政和阳光政务,从严治理不作为、乱作为和懒政、怠政,着力解决基层反映突出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着力打造效能政府。严格落实“两个责任”,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做到既抓发展又抓廉政,既管业务又管廉洁。加强公共资源管理,强化审计监督,加大违纪违法案件查处力度,2015年1至10月份,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信访举报4276件(次),立案787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626人,移送司法机关73人,形成了有力震慑。

“十三五”时期既是滁州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加速发展、冲刺全省第三的关键期。滁州市将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加快调转促为主抓手,以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稳中奋进,好中加快,能快则快,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今后五年,滁州在经济建设方面,努力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1万美元。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三次产业比调整到15以下:50左右:35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2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55%;在城镇化建设方面,实现“多规合一”全覆盖,城乡布局更加优化、功能品质显著增强。 “大滁城”深度融合发展,县城、重点镇基本建成现代中小城市,90%中心村建成美丽乡村;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初步建立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大气、水、土壤等污染得到有效整治,重点流域水质优良率57%以上,森林覆盖率36%以上;在社会事业建设方面,确保城乡居民收入增幅高于GDP增幅,人均收入达到全省平均水平,收入分配差距逐步缩小。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进步。扶贫攻坚任务完成,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热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