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信息简报 >

南谯区:坚持“四融”发展 强化校园思政建设

2022-12-23 10:45  来源: 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  作者: 网站编辑  阅读人次:

【字体:】   打印



        融通硬件软件,加强保障一是坚持把思政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投入重点予以优先保障,积极统筹现有资金渠道,共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在思政教师招聘、骨干教师培训、思政基地园地建设、宣讲宣传活动等方面加大经费投入,确保财政资金及时到位。二是加强体制机制和组织建设,全区各校建立健全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做好一校一策谋划,制定思政教师队伍发展机制、思政工作评价机制、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机制等,加强体制实践和系统构建,逐步形成党建引领、全要素联动、多部门协调推进的思政网络格局。
        融贯课内课外,全景打造一是学校立足思政课程生活性特征,坚持生本教育观,精心收集学生课外生活资源,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老师积极拓展课堂教学,整理学生生活事件近1000例,学生展示和推介趣味德育法治类故事100多个,经优化设计,科学融入课堂教学目标,创造性地链接课堂与生活,帮助学生深入社会、验证知识、汲取经验、获得成长。二是坚持生活即教育的原则,开门办思政,积极拓展思政课堂空间,精心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在社会实践课堂中注入思政内容和教育思想,让学生身临其境理解,促进知行转化。学校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充分用好本地红色资源开展教学,31所学校组织师生约10000人次瞻仰参观琅琊山烈士陵园、皇甫革命烈士陵园等革命遗址遗迹,发挥先进典型的教育引导作用。
        融合理论实践,铸造队伍一是加强科学理论指引。学校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积极组织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增强思政教师政治自觉与自信,积极贯彻习总书记强调的“六要”标准、“八个”统一,守牢关键课程的关键因子。二是增强教学教研能力。通过开展优质课堂竞赛、展示交流课研讨、集体备课、专业培训研修、工作室引领、“青蓝工程”帮扶等学科活动,夯实基本功,提升专业内涵。通过“青蓝工程”,培养年轻思政课骨干教师12名,通过省市区优质课评比,评选各级优秀思政课教师20余名。三是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全区各校基于信息化智慧课堂,积极开展案例专题型教学、互动探究型教学、体验沉浸式教学,增加课堂趣味性、调动学习积极性。四是强化思政责任督导。坚持党建引领,深入开展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压实主体责任岗位责任,严格落实思政建设目标管理,加强调研反馈和评价考核,努力构建服务为先、管办评一体化督导考核体系,增强思政工作职业规范和责任担当。
        融汇德育要素,全域覆盖一是建立以思政学科为关键,语文、历史为骨干,其他学科为支撑的德育课程体系,学科教研深挖思政内涵,提炼德育要素,专业课堂教学积极渗透,功能室、实验室、运动场、网络空间等共同助力,实现全学科全过程落实德育目标。南谯区学校申报德育渗透、思政教研类项目课题达16项,积极开展课程思政研究,拓展思政建设内涵。二是强化全员育人,不仅是思政课教师,还有班主任、校领导、学科教师、学校职工的齐心协力,积极践行示范引领、言传身教,充分发挥学校各教育岗位的德育价值,全力释放学校教职员工的思政潜能,倾力打造全领域思政教育的人文环境。

(南谯区委宣传部)

  热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