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媒体看滁 >

【人民网】创新,滁州发展的不竭动力

2016-01-04 15:57  来源: 中共滁州市委宣传部  作者: 网站编辑  阅读人次:

【字体:】   打印



原标题:创新,滁州发展的不竭动力

——滁州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增强滁州市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吹响了进一步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号角。  我们生活在一个创新的时代。创新不仅改变了我,也改变了你;不仅改变了今天,也将改变未来。

今年三季度,滁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取得新成效,新推荐申报(复审)第二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9家,其中新认定企业32家,复审及重新认定企业7家,高新技术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截至8月份,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和完成增加值分别是712.1亿元和169.8亿元,均位居全省第三位,同比增长分别是15.7%和16.1%,增速分别高于全省平均增速4.6个百分点和4.3个百分点。

建设创新型城市基础坚实 

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自主创新作为发展战略的核心,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高新产业发展快速。滁州市已形成先进装备、智能家电、新型化工、新能源、硅基材料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六大支柱产业,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家电、化工和家电装备生产基地。2013年,全市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24家,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86.1亿元,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874.3亿元、增加值220.8亿元,均居全省第3位;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90.9亿元、财政收入178.9亿元,均居全省第6位。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截至2013年底,滁州市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60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7家,省级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12家。组建省级院士工作站5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8个。近3年,企业开发省级以上重点新产品、高新技术产品200多个,荣获省科学技术奖20项。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化,已与10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载体建设步伐加快。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安徽分院、汽车与家电技术及装备研究院、食品加工研究院、工业设计中心等一批研发机构投入运营,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华东分中心、国家电子元器件质检中心等一批检验检测平台先后启用。滁州、天长2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荣获了国家级科技孵化器,滁州开发区于2012年获批省级高新区。

创新氛围日趋浓厚。市委、市政府先后印发了《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滁州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加快转型升级促进工业崛起的决定》和《关于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工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等政策文件,各县(市、区)也纷纷出台了加强技术创新政策措施。通过开展科技政策服务活动,举办科技创新政策宣传培训,积极引导企业享受科技优惠政策扶持,激发了企业技术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新氛围日趋浓厚。滁州市连续2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天长、来安、全椒、定远成为了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

企业创新能力全面提升 

“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企业只能处于产业链底端。”提到自主创新,安徽猎豹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有浩深有感触。

汽车产业是以规模化取胜的企业,一个国家不可能同时存在那么多的品牌。因此,汽车企业与品牌的整合、淘汰再次引发关注。面对这种引人堪忧的行业形势,猎豹汽车却能逆水行舟,不仅仍保持着较大的品牌影响力,还不断进行自主创新。

“我们成立了专门的研发机构,自主搭建了研发平台,在科技成果方面获得了全国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多项奖项,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06年,我们更是成为国家整车出口基地企业,”谢有浩表示,在滁州市科技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猎豹汽车研发找准了方向,完成了局部的升级换代,接下来,他们将继续坚持创新、开放、进取的理念,争取早日实现猎豹汽车的复兴梦。

以猎豹汽车为例,滁州市以规上企业为重点,在全市开展“千企科技创新能力大提升”活动。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创新型企业培育、研发机构建设、产学研合作、项目扶持等多项措施,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同时,建立企业科技指导员制度,以市开发区、苏滁产业园等为主体,筛选100多家企业,由局领导班子成员和业务科长担任科技指导员,从创新政策、创新项目等七个方面,对企业进行全方位指导,引导企业开展创新活动。通过积极指导、服务和有效培育、提升,全市现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5家、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20家、省级以上各类企业研发机构近100家,市级以上级企业技术中心2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100%建有研发机构。

产学研合作向纵深推进 

中小企业如何在产品技术含量低、自主研发能力不足、竞争力不强,且资金短缺、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的情况下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如何改变传统制造业粗放、落后的生产模式?滁州金诺实业有限公司通过和高校、科研院所的联姻,借力于产学研合作模式开展企业技术创新,尝到了成功的甘甜。

2009年,企业在初创时期由于规模小、能力弱,没有经济能力投入太多科研设备,后通过市委、市政府组织的“百户企业高校行”、“百所高校院所滁州行”以及开展对接帮扶等活动,先后与众多高校科研机构密切开展产学研合作,率先在行业领域开展技术创新工作,特别是针对家电产业冰箱内胆模具铝合金铸件高精密绿色成形技术的生产工艺创新及生产设备改进做出了大量的研究、开发和试验。

“现在,公司每年都以超年销售额6%以上的研发经费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滁州金诺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正松告诉记者,通过产学研合作,公司建成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平台2个,开展科研项目50余项,已获得有效发明专利25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9项,省级高新技术产品4项,制定企业标准4项,企业研发能力不断加强,产学研合作结出丰硕的成果。

近年来,滁州市以苏、皖、沪30余家高校院所为重点对象,积极组织开展产学研“双百双行(即百家企业高校院所行和百家高校院所滁州行)”、“南京高校滁州行”、“合工大青年人才滁州行”等系列活动100余场次,对接合作项目近1000余项。同时,积极推进县(市、区)和骨干企业与全国10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成立了8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建了7家院士工作站,并且以项目促进扬子空调、中家智锐等10余家企业开展国际科技合作。

科技招商取得累累硕果 

2014年4月22日,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安徽分院在滁州市正式开园。该分院是以打造集科研开发和产业化推广、工业设计、检测校准、教育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致力于服务中国家电产业的转型升级。

“分院自成立以来,先后与扬子空调、坂田电气、富达集团、东菱电器等本地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并积极辐射周边家电企业,如美的、格力、美菱、海尔、海信等国内知名家电企业,充分发挥我院的科研优势,树立了牢固的行业地位。”吴流水介绍道。

一年多时间,安徽分院累计申请专利58项,其中发明专利32项,技术与科研产品输出产值达5000万元,并经省科技厅批准,成功设立了国内唯一的“白色家电技术产业联盟”、“安徽省家电节能与智能化技术工程中心”等行业组织,并获得了国家发改委批复建设的“家电节能与智能化科研工程中心”项目,奠定了安徽分院在家电行业的科技研发地位,彰显了滁州家电产业在行业的引领作用。

类似于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安徽分院的还有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华东分中心、中国家电院工业设计中心、汽车与家电技术及装备研究院等科技研发和检验检测机构8家,上海、南京、合肥等地高校与滁州市企业共建研发机构16家,引进科技服务机构12家,这都是滁州市开展科技招商的累累硕果。

滁州市在科技计划项目方面也加大扶持力度,3年来,共争取国家和省级科技项目155项,获得项目资金1.5亿多元;同时,以促进主导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每年围绕新产品、新工艺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等,组织实施市级科技项目50余项。据统计,近3年来,通过各类科技项目的实施,带动企业研发投入17.6亿元,形成新产品、新工艺500余项,制定技术标准219个,取得省级科技成果166项、市级科技成果193项,其中获省科技进步奖近20项、市科技进步奖近80项。(滁州日报

  热   词